綠竹健康種苗的繁殖是以無性繁殖為主,包括分株、高壓、扦插或組織培養等均可行。分株法為綠竹栽培最普遍採行之方法,通常於種植前一年,預先於白露至寒露間 (約9月上旬至10月上旬) 選確認無病毒且健壯之竹欉,每欉可留1~2株供翌年使用,分株時再選擇生長勢強、節間長、稈肉厚、表皮深綠色、鬚根多、無病蟲害且無開花徵兆之竹桿作分株苗較佳。取苗時應自地下莖最細小處切斷,附帶鬚根,切口應平整,勿傷到地下莖上的芽眼,切下的竹苗自桿基部算起保留4~6節,以利刃斜砍去竹桿上部,即完成取苗作業,竹苗於陰天、土壤濕潤時進行掘苗工作較佳,可提高植株的成活率。
高壓法是目前推廣無病毒綠竹苗時,較常採用的繁殖方法,此法之優點是竹苗的繁殖倍率較分株法高,方法是利用約 250公克濕水苔,以長50公分、寬20公分的長形黑色塑膠布包覆在確認無病毒竹欉之竹桿枝條的基部,不須使用發根劑,即能誘發鬚根生長。5月至9月進行高壓處理最佳,高壓1個月後,平均發根率可達51﹪以上,若高壓時間延長達半年,則發根率接近100﹪。高壓前除去枝葉,或選竹桿較下部的節位高壓,均可促進鬚根的生長。
除分株、高壓法外,綠竹尚能以竹桿或枝條直接進行扦插繁殖;綠竹也可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大量繁殖無病毒種苗,但因此法繁殖竹苗耗時較長、成本較高,且產業上對綠竹苗的需求尚未達一定的經濟規模,故國內外均未建立組織培養綠竹苗之供應體系。
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
綠竹筍繁殖方法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